2023奋进山西之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总之,富国要作出表率,发展中国家要努力,最穷的国家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总是可以的吧?所有的国家都有自己的难处,所有的国家都要相互理解,更重要的是所有国家都要共同努力。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气候和贸易挂钩的趋势也愈加明显。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印度年人均碳排放量为2吨,而美国是20吨。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迎还指出,欧盟此前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是别人不干,我也干,但是现在欧盟在资金问题上变得越来越带有前提条件,强调所有国家都要出钱,都要承担义务。眼看着西方因高碳饮食而发胖,如今印度却被要求减肥。仅在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如果海平面上升50厘米,且当地暴雨降雨量达15厘米,那可能将使价值7.4万亿美元的资产陷入危险之中。发达国家的承诺留有余地根据2007年底的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大会探讨的未来新的气候协议应包括的两大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2012至2020年,又称中期减排目标)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目标。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还试图更改《京都议定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没有具体量化减排义务的规定,试图抹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混为一谈,迫使部分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也承担量化的减排义务。
分析人士指出,排放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如果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发达国家一味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在维持正常经济增速下无力承担的减排重任,那就等于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这无疑是不公平的。迄今为止,欧盟既没有确定具体的援助金额,也没有确定各成员国的具体出资比例。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我国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
盐锅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于1958年破土动工,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建设者们挺过重重艰难险阻,在地势险要的盐锅峡建起了黄河上游第一座水电站。黄河上游今年来水量为10年来第二次高峰新华网西宁12月4日电(记者王大千、文贻炜)记者从黄河上游水电公司了解到,2008年秋季以来,由于降水量持续偏多,黄河上游流域来水量持续偏丰,为10年来第二次高峰。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陇电分公司经营部主任李军君说,盐锅峡水电站是黄河干流上最早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运行48年来,电站不仅为西北电网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电能,还为当地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河上游水电公司龙羊峡发电分公司副经理王怀宾说,库容247亿立方米的龙羊峡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并配合刘家峡水库担负下游河段防洪、灌溉和防凌任务的大型多年调节水库,一直被视为黄河干流上的龙头水库。
1975年11月盐锅峡电站8台机组实现全部投运。黄河上游来水前几年曾遭遇严重的枯水期,特别是2003年,黄河流域用水告急,以发电、蓄水、泄洪为主的黄河上游第一大水电站龙羊峡电站库容逼近死水位。
近年来,电站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先后完成了直流系统改造、发电机出口开关改造、调速器改造、水导轴承改造、主变压器冷却系统改造、机组增容改造工程等十多项重大设备技术改造工程,使老电站焕发出新的活力。被誉为黄河第一明珠的甘肃省盐锅峡水电站,自1961年1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至今累计发电超过795亿千瓦时,通过近年不断技术改造,这一老电站仍在为今天的大西北建设贡献能量今年龙羊峡上游来水达到22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21亿立方米。黄河上游水电公司龙羊峡发电分公司副经理王怀宾说,库容247亿立方米的龙羊峡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并配合刘家峡水库担负下游河段防洪、灌溉和防凌任务的大型多年调节水库,一直被视为黄河干流上的龙头水库。
黄河上游今年来水量为10年来第二次高峰新华网西宁12月4日电(记者王大千、文贻炜)记者从黄河上游水电公司了解到,2008年秋季以来,由于降水量持续偏多,黄河上游流域来水量持续偏丰,为10年来第二次高峰。1990年和1998年分别扩建安装了两台机组,电站现装机10台,总装机容量为47.1万千瓦。被誉为黄河第一明珠的甘肃省盐锅峡水电站,自1961年1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至今累计发电超过795亿千瓦时,通过近年不断技术改造,这一老电站仍在为今天的大西北建设贡献能量。这一状况不仅对黄河上游地区农业、电力生产极为有利,而且为黄河中下游用水提供了保障。
黄河上游来水前几年曾遭遇严重的枯水期,特别是2003年,黄河流域用水告急,以发电、蓄水、泄洪为主的黄河上游第一大水电站龙羊峡电站库容逼近死水位。据介绍,由于盐锅峡水电站建设早﹑运行久,设备老旧、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制约电站发展。
1975年11月盐锅峡电站8台机组实现全部投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我国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
近年来,电站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先后完成了直流系统改造、发电机出口开关改造、调速器改造、水导轴承改造、主变压器冷却系统改造、机组增容改造工程等十多项重大设备技术改造工程,使老电站焕发出新的活力。盐锅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于1958年破土动工,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建设者们挺过重重艰难险阻,在地势险要的盐锅峡建起了黄河上游第一座水电站。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陇电分公司经营部主任李军君说,盐锅峡水电站是黄河干流上最早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运行48年来,电站不仅为西北电网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电能,还为当地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有限水资源,担负着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和沿黄5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供水任务博远大厦就是利用光伏发电模式,将顶楼屋顶用许多块单晶硅光伏电池代替。屋顶看起来像一块普通的玻璃,但只要有光线照射在上面,借助光子运动与电子运动,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电流,然后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并入电网后为大厦提供照明。
与屋顶单晶硅电池17%的光电转换率相比,非晶硅电池的光电转化率虽然只有7%左右,但因为结实美观,可以代替墙壁做成玻璃幕墙,因此在建筑中的运用范围反而更加广泛。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刘国频告诉记者,博远大厦安装的530平方米的光伏电池与建筑本身完美的融合为一体,不仅看起来美观大方,每天还可以发电100多千瓦时,在夏天发电量将成倍增长。
除了这个神奇的屋顶,博远大厦顶楼还有一面漂亮的百叶式幕墙,玻璃幕墙上粘贴着整齐的非晶硅电池,远远看去就像一扇美丽的百叶窗。近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博远大厦,用光伏电池组件替代建筑材料,让屋顶和墙壁发电自给自足,这意味着我国建筑行业在节能的基础上,开始向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向迈进。
伴随着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光电项目开始走入建筑领域。光伏电池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材料两项功能合二为一,既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做建材,环保节能的同时还节省了建筑材料。
光伏发电简称光电,是太阳能发电模式的一种,与传统太阳能热水器采用的光热发电模式不同,光伏发电只要借助光线而非热量就能够进行发电。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电站,同时获批为财政部资助示范项目,意在推动光电技术在湖南城乡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由于气候变暖,欧美地区天灾加剧,地中海国家出现严重干旱、天气奇热等灾害的可能性将增加,北美地区热带风暴和热浪等灾害的严重程度有所上升,还可能在南美地区导致多个物种灭绝并引发饥荒。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只有一条长江,我们生活的长江流域正变得越来越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于2007年公布的评估报告显示,气候变化问题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全球变暖程度。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四川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定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向全世界宣告: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以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此时此刻,刚刚从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中挺立起来的四川人民,对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强烈责任感。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已经向全世界作出了节能减排的庄严承诺。如不进行补救,对食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愈加严重。用一句流行的话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能减排别无选择。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
如果全球气温上升3摄氏度,喜马拉雅山地区长度小于4公里的冰川就将消失殆尽,其初期后果是洪灾和泥石流次数将有所增加,其长期后果将造成亚非地区数以亿计的民众严重缺粮少水,极有可能面临食物和饮用水严重短缺的问题。最新的一系列科学研究证实,最近50年来气温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
不管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结果如何,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已经表现出高度的忧患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好评。让我们从节能减排走向低碳经济,从绿色消费走向生态文明。
就人类的生存发展而言,最大的忧患莫过于全球变暖。该是调整现行能源政策和发展目标的时候了。